— 访中国林学会森林疗养分会理事长刘立军 (下)
刘立军,中国林学会森林疗养分会理事长、中林联智库专家、原国家林业局对外合作项目中心副主任。 2011年引进森林疗养国际理念、技术和模式,并致力于全国的普及与推广,同时积极探索与国际接轨、构建中国特色的森林疗养体系与模式。已发表森林疗养相关论述十余万字,与人合著《森林疗养漫谈》等著作。 本期亮点: 刘立军理事长就中国的森林康养医学实证研究、林业部门的职能作用、森林康养目前发展所面临的困境分享了精彩的观点。 一、您怎样看近日贵州省卫健委、林业局等15个政府部门出台的《关于加快推进医疗健康服务和养老服务融合发展的实施方案》?森林疗养/康养纳入医疗保险,在贵州是否已成通途? “一项政策出台以后还需有实质性且内涵贴切的具体措施予以辅助和支撑。” 政府出台政策的主要目的是对事业和工作进行规范性指导。目前中国的森林疗养/康养的产业发展还处于学习、借鉴、消化、提升阶段,现阶段最主要的是打造一批看得见摸得着、如民所愿的样板,然而目前我们的水准相对较低,基地大都停留在吃喝玩乐、休闲度假的水平,同质化水平高且不专业,这与国际社会通过自然环境对人体身心进行专业化疗愈相比较差距尚大,因此一项政策出台以后还需有实质性且内涵贴切的具体措施予以辅助和支撑。如欲将森林疗养/康养纳入医保,就需要相关政策的调整,而前提是需要科学的依据,需要专业的、标准化的行为规范,需要从事此项工作的专业人员等等,而这些目前我们还几乎空白,如果只是简单的到森林中走一走就被纳入医保是不科学也不现实的。 二、从2015年森林疗养/康养概念在中国兴起,森林疗养/康养在中国已经走到第五个年头,您觉得这些年哪些方面我们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哪些方面还明显欠缺?林业政府主管部门,应该在哪些方面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就欠缺而言,我们欠缺的地方很多,坦率的说各个方面都很欠缺。” 首先,我国是从森林疗养理念的引进开始的,到今天已经第十个年头了,森林康养是国人后来提出的概念。不管怎样,通过努力目前在不少的国民心中已经有一些认识,就是:良好的森林环境能为人类健康服务,虽然可能还只是一知半解,但是人们已经开始从被动到主动、从盲从到自愿的走入森林,虽然他们还无法享受到专业的森林疗养/康养服务。部分地方和机构了解到森林疗养和康养的理念后已经开始了积极的尝试和探索,但是更多的是苦于认知上的一知半解而不知所措。因此,虽然说森林疗养/康养取得了一些的成绩,但是距离党和国家以及国民的需求,距离国际社会的发展水平差距还是很大的。就欠缺而言,我们欠缺的地方很多,坦率的说各个方面都很欠缺,例如我们目前以医疗为主体的自然疗养地几乎没有;我们的基础研究几乎是空白,没有科学依据予以佐证,如果在网上搜索一下,几乎找不到我们自己关于森林环境对人体健康实证研究的相关内容,虽然我们做了一些工作。但是只有把森林对人体健康的作用进行了量化、标准化的实证,对医疗机构才会有说服力,也才能被广大的民众所接受。 开展森林疗养/康养的核心就是要体现森林本身的价值。就林业政府主管部门而言,首先是管护好森林,因为森林环境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森林疗养/康养的质量和效果。其次是做好布局和规划,眼光要长远,布局需以我为主,需根据相关制度和森林资源状况以及地形地貌等,合理规划布局。第三是做好服务。森林疗养/康养不仅仅是林业部门的事,涉及很多领域,最主要的是医疗部门。中国林学会理事长赵树丛先生在2019年10月19日于江苏南通举办的森林疗养国际论坛上就明确指出,在开展森林疗养的过程中林业部门要甘当绿叶,甘愿做配角,因为森林环境对人体健康有没有好处、有多大好处?不是由林业人自己说的,一定要医生通过严谨的医学实证,以科学数据证明的。至于开展森林疗法、温泉疗法、园艺疗法、运动疗法等等也需要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并非林业人自己就能够完成,总之,森林疗养/康养仅靠林业部门自己是无法完成的,需协调其他多部门通力协作,共同推动发展。 三、据我浅薄的了解,浙江省尤其是温州市在森林疗养/康养上,做了很多实际有效的工作,您能否介绍一些这方面的情况? “每年通过以减代补等形式,对森林疗养/康养产业发展进行财政补贴,规模达数千万元。” 温州在森林疗养/康养方面,行动超前,主要是思想意识超前,动作也比较大。简单说两点,在用地政策上,千分之三的林地可以作为康养设施用地已经被写入政府文件;每年通过以减代补等形式,对森林疗养/康养产业发展进行财政补贴,规模达数千万元。另外就是积极培育龙头企业并予以各种可能的支持。 四、对于基层林业部门,如果他们有计划进行森林疗养/康养产业的规划,您能给出一些中肯的建议吗? “统一认识,找准定位,顶层设计,知己知彼,分步实施。” 对基层林业部门开展森林疗养/康养,需要统筹考虑。我的建议是: 1、统一认识。首先要解决的是做不做的问题。不仅仅取决于领导的意识,更需要全体林业工作者的参与,也关乎每个人的利益。 2、找准定位。主要解决做什么的问题。自己的资源适合做什么需全方位评估谋划,然后再做决定,绝不盲从跟风,是以专业的森林疗养、森林医学、以疗愈人的身心健康为主?还是以休闲、度假、吃喝玩乐为主?还是二者兼顾? 3、顶层设计。解决怎么做的问题。找准定位后要进行前瞻性、开拓性的统筹布局,需整合资源,总体规划,要结合特色小镇建设,充分挖掘并体现自己的特色和元素,注重人才培养,引入健康管理方式,有条件的还应考虑与养老结合。同时要得到地方政府和相关机构的支持,森林疗养/康养单靠林业部门是无法成功的。 4、知己知彼。要了解自己基地的资源情况,摸清自己的家底,包括地上、地表、地下,还包括区位,特别是基地建成后服务对象的情况,还有就是周边相关基地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注意避免同质化的内容与竞争,同时注重挖掘自己的特色和元素。 5、分步实施。规划后进行功能区划并详细设计,如若政策、条件允许可开发森林疗养的特色辅助疗法和适宜的基础设施建设,以生态环境好的村镇为轴心,实现环境与效益的最佳结合,相关设施建设需因地制宜、通盘考虑、先易后难。(完) 下期预告: 健康养生疗愈作为森林康养产品服务的核心价值,来自医疗卫生系统的专业人士是如何看森林康养这一新业态,森林康养如何与医疗卫生健康管理展开积极有效的合作?来自浙江省老年医学院主任医师、温州医科大学、浙江中医药大学老年病专业硕士生导师王国付老师,将与您分享精彩观点。
由中共吕梁市委、吕梁市人民政府、中国林学会、山西省林业和草原局联合主办,中国乡镇企业协会食用菌产业分会、北京中林联、中共交口县委和交口县人民政府承办的 “全国天然林质量精准提升论坛暨第二届交口夏菇品牌推介会”于2019年9月5-7日在山西省交口县盛大举行。来自全国的林业、农业、扶贫等领域的领导、专家学者、从业人员和各大媒体等各界同仁出席了本次论坛。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七十年来林业建设成绩巨大、教训深刻,当务之急是: 1、认真总结经验教训; 2、纠正一些违背林业自然规律的错误认识和做法; 3、持之以恒地加强森林经营、不断提高森林质量; 4、满足国家、社会各方面对林业不断增长的生态、物质、文化需求。
2019年10月29日,由中林联智库主办的“新时期我国森林资源高质量发展高端研讨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原国家林业局局长王志宝,原国家林业部副部长刘于鹤,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院士、北京林业大学原校长沈国舫,国务院原参事盛炜彤,原国家林业局调查规划设计院院长周昌祥、中国林科院原副院长张久荣、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侯元兆、原国家林业局造林绿化管理司司长王祝雄、国家林草局相关部门领导、林业一线工作者及关注林业发展的相关行业组织、企事业单位负责人七十余人出席研讨。
本文主要对国内外学者近年来研究不同营林措施对森林木材产量和碳储量影响的案例进行分析,并结合可持续林业的发展趋势评价不同经营模式框架下木材产量与碳储量之间的平衡,旨在为森林可持续发展、生态经营、经营措施落实以及经营方案的制定提供理论支撑。
“森林疗养/康养仅靠林业部门自己是无法完成的,需协调其他多部门通力协作,共同推动发展。” — 访中国林学会森林疗养分会理事长刘立军
加强森林经营和提高森林质量是我国林业现代化过程的重要内容和环节。不同经营模式对森林多功能影响及经济效益评价已经成为森林经营领域关注的热点之一。
“ 森林康养基地必须能证明基地环境对人体健康确有益处。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困难。” — 访王国付博士
要思考清楚是做森林康养还是做酒店做旅游?两者之间有很大的差异。 ——访猴王谷森林康养基地负责人徐刚
浙江省森林康养产业已经成为浙江省林业第一大产业,排名全国首位。本期采访嘉宾浙江省林业局一级巡视员吴鸿,解读浙江省森林康养事业现状与未来发展方向。
自然教育概况(上)
自然教育概况(下)
蒋院士:”最近,‘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2021-2035年)’于6月11日正式公布。我们中产联生态保护修复分会的成立可谓适逢其时,大有可为了。我这里不讲规划、不讲工程,先讲讲最基本的生态修复的生态原则。
“林业资源管理部门的保护地作为自然教育的目的地,……其中自然保护区依托自然环境资源开展自然教育环境较为积极,……61%的保护地在其总体规划中制定了发展自然教育的相关计划。”
三明市全域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访三明市林业局局长刘小彦
森林康养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 ——访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森林康养分会理事长刘拓
相关产业如何导入与融合,康养核心价值产品与服务的开发及打造,是目前森林康养健康发展遇到的两个主要问题。本期嘉宾陈彬董事长,分享了他多年对于生态康养项目的开发建设及服务运营理念与实践经验。希望可以对目前森林康养基地的建设与发展有所借鉴和启发。
本期采访嘉宾杨围围女士,将从产业规划建设的专业人士角度,分析和解答如何实现森林康养资源、功能的外化,实现森林康养价值的市场化和产业化利用,更好的对森林进行保护。
本期访谈嘉宾张玮尹教授将分享介绍:目前国内森林康养的本科教育、职业培训现状,宏观层面及各康养基地如何解决森林康养人才的培养与供给,以及美国、日本、韩国、台湾地区森林康养人才的培养体系。
根据2016-2018年国家储备林建设任务调度情况统计,对国家储备林建设任务特点进行分析和总结,讨论了国家储备林的建设现状、资金情况等,并为未来的国家储备林建设提出建议与措施。 关键词:国家储备林;建议与措施;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