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观察┃森林康养专家访谈系列文章(四)
要思考清楚是做森林康养还是做酒店做旅游?两者之间有很大的差异。
——访猴王谷森林康养基地负责人徐刚
本期采访嘉宾徐刚从森林康养基地经营者角度,分享了他多年对于森林康养、森林康养产品设计、基地经营、基地产业导入、康养人才培养,精彩独到的思考与理解。
一、您能简单介绍一下猴王谷森林康养基地吗?比如:基地建设、基地经营情况、经营模式,基地的康养类产品和服务都有哪些?
猴王谷森林康养基地现在是国家3A级景区,2016年开始我们通过考察德国、日本的康养基地,近几年我们为森林康养基地这样的定位和目标去提升建设。我们现在是首批温州市总工会疗休养基地、首批省级和市森林康养基地,而且基地配有人体健康检测设备。基地目前是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建设单位。到目前为止已经累积投入资金 1.5 亿,主要围绕文化康养、动态康养、静态康养、中医药康养四个维度来建设,后期我们还将计划建设"森林医院”和”高端体检中心"。
二、这四个维度的定位,几乎覆盖了森林康养产品服务的大部分主要内容,这里面您没有提到水疗、园艺疗法。您为什么最后选择了这四个主要维度,是出于什么角度、因素的考虑。
这四个维度的思考是我经过多年的考察学习整理的。这四个维度不是森林康养的大部分而是森林康养的全部,或者说是森林康养后面应该要做的事情,亦或者说是森林康养的升级,其实水疗和园艺疗法都是运动康养的一部分,水疗不仅仅是温泉疗法,其实还有涉水疗法、克奈圃水冲击疗法等等。园艺疗法也一样,包括农艺劳作和花艺体验等等。这四个维度主要是考虑森林康养应该是利用森林现有的环境、气候等自然物,通过疗养师的引导体会疗和养的结果。
“动态康养”是通过森林瑜伽、森林太极、森林拓展、森林滑道、登山康养步道、森林自行车道等项目的体验,以达到康养目的。
“文化康养”主要是通过不定期的举办森林康养健康知识讲座、森林音乐节、青少年动植物科普教育等方式,提升群众认识森林对于人类健康的益处,也可以更好的体验到森林康养的效果。
“静态康养”是通过森林浴的过程打开五感,来体验森林给人类身心健康所带来的益处。听觉通过森林中树叶的碰撞声、虫鸣鸟语等声音;视觉是通过森林中满眼的绿色可以改善人的心情;触觉通过接触森林中的草木花等植物可以使人增加安全感;嗅觉通过呼吸高负氧离子的新鲜空气,呼吸大自然的气息可以改善睡眠质量;味觉通过健康的森林食品和中医药膳食来改善身体健康。
“中医药康养”是通过中医药的种植及膳食和中医药调理及理疗,以达到身体健康的目的。
基地从去年开始着重于森林疗养产品的开发和研究,我们先后和浙江亚热带作物研究所及温州市中医院合作,多次举行高血压和高压人群的人体实证实验,也先后多次请森林疗养协会的森林疗养师到我们基地进行实操训练和课程的开发。
基地主要是通过森林的小气候小环境的疗法来改善人体数据,还有通过膳食疗法和康养客房的中长期疗养解决慢性病的问题。
三、您觉得猴王谷森林康养基地,最吸引消费者的产品和服务是什么?您觉得消费者喜欢的原因是什么呢?这些产品和服务的盈利怎样?
我觉得基地最好的产品是森林疗养师的体验课程,我们的服务从康养客房到膳食餐厅处处都是围绕着养生疗养来做的。比如我们的客房里有野生养生蜂蜜、健身瑜伽设施、免费的中草药足浴、铁皮石斛饮品等等,有健康的森林食品还有中草药食疗等。
基地客人最喜欢的产品服务就是康养客房和健康食品,我们有自己的中草药基地有自己的山地鸡养殖基地和铁皮石斛园,所以我们的产品品质和盈利都没问题。
四、您认为决定森林康养基地产业导入成功的关键因素是什么?比如自然教育、中医药。
我认为森林康养的所有活动和产品服务都应该是通过其他专业的相关机构来合作完成或者说落实,基地只要提供好场地或者说是康养的环境和空间就可以了。自然教育我们现在关心的是如何让家长认可和理解安全的问题,如何让家长明白森林教育对小孩子成长的重要性。森林康养的自然教育是对儿童心理成长的引导或者说是影响教育。现在的孩子缺乏安全感,心理狂躁,极度叛逆,所以需要心理释放。
产业导入成功的关键,首先是机构的专业程度,比如中医药康养。我们正在积极寻找相关的合作机构,除了合作机构的专业程度,还有就是合作机构对于森林医学乃至森林科学的理解程度。
五、目前您觉得面临的经营难点有哪些?
作为森林康养基地目前来说主要的困难有以下几点:
(1) 相关部门的政策支持不明朗。顶层设计看起来很好,但是很难真正落地操作。 地方政府对森林康养产业的认识和认知都不够,而且一个新的产业要想更好的发展,必须要有政策的支持。要想得到市场的认可,就要有政府相关部门的引导。
(2) 国内好的森林康养资源基本上在国家的手里,所以森林康养产业的发展,首先要通过国有林场的国有资本进行建设和市场培育。
(3) 还有专业人才的紧缺,人才培养从专业院校到市场都是一个空白,根本无法满足产业的发展。
(4) 消费者对森林康养的认知太少,了解不够需要广泛的宣传和引导。
六、您说的“地方政府对森林康养产业的认识和认知都不够”,主要指的哪些方面的认识?
现在的政府还是认为森林康养和一般的康养一样,是通过客人自己的休闲来达到康养的效果。其实不是的,森林康养是通过森林的特有环境、特有气候等等因素来影响人体的各项指标的一种行为,那就要了解森林的”植物精气”、负氧离子、”强地磁”、”小气候”等等能对人体有怎样的影响。
七、您刚才提到康养人才培养,基层到底需要哪些内容的康养培训?由于森林康养产业多是处于离主城较远的乡村,很难留住人才;康养基地似乎不愿意长期固定雇佣森林康养师/疗养师,成本太高。这个问题您是怎么解决的?
森林康养产业刚刚起步,专业人才(尤其是复合型人才)缺口大,行业领军人物未能有效带动产业的整体发展。而农学、医学、旅游学等不同学科知识的交叉能够为这个新兴产业提供不同视角,更好地指导森林康养产业的发展。因此森林康养产业急需培养相关的专业人才,实现跨学科知识的应用,打造森林康养的专属团队。目前我们县森林康养产业要落地,最大的问题是:没有系统的人才输送机制和疗养产品设计的人才。
加强人才培养当前需要进一步增加农村教育投入,加大农民职业教育、职业培训和专项技能学习扶持力度,同时出台激励政策吸引新乡贤、大学生、退伍军人、农民工等返乡创业就业,打造新时代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以"人才振兴"助推"乡村振兴"。同时,要组织有关林业和医学科研团队开展联合攻关,强化森林保健功能的物质基础、康养林营建的树种选择与配置、森林疗法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对全县森林康养从业人员进行全面的专业培训,强化市场动态、营销管理、环境教育、医疗卫生等专业知识的学习。积极探索与本地高职院校开展人才培养合作,增设森林康养、森林旅游等专业和相关课程,加快森林康养复合型人才培养,打造一支专业过硬、技术可靠、服务优良、结构合理的森林康养人才队伍。
近期我们猴王谷基地在跟国家森林康养协会和国家森林疗养协会积极沟通,希望他们能同我们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引导我们规范基地的建设标准和长期的康/疗养师的培训机制及康/疗养产品的设计,如果可能我们将做成森林康/疗养的实操基地和康/疗养人才及康/疗养产品的有偿输出中心,可以很好地解决区域森林康/疗养产业的落地发展。
八、根据您多年的经营管理经验,您觉得康养基地的经营与其他旅游目的地的经营,最大的不同在哪些方面?
我们是康养基地也是国家 AAA景区,所以两者之间的关系与不同我是深有体会。首先是客户群既相同又有不同,疗养人群不一定是旅游人群,但是旅游人群一定是我们潜在的康养客户群。两者之间的服务也是不同,旅游主要是体验式的产品为主,而康养主要是专业产品为主的服务,更是以专业人员(疗养师)引导服务为主的产业。
九、您对基地的各类设施建设对森林环境的影响如何看待?您觉得如何在其中做到平衡?
这正是我近几年也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林业部门在大力支持康养基地的建设过程中,过多的要求基础设施的标准,过多的要求配套设施的完善,个人认为康养基地只要有合理的生活配套就可以,应该更注重特色产品的开发和自然环境的利用。现在有些基地过多的建设什么森林极限运动和森林体育公园,虽然运动也是康养,但是康养的需求是有氧运动不是专业运动,两者之间有区别,所以更应该注重自然环境的利用和课程的服务,而不是大搞建设。
十、猴王谷康养基地未来的发展规划是什么?在成这个目标,您觉得碰到的最大的阻力可能会是什么?您希望得到哪些支持,与哪些机构展开合作?
我认为森林疗养以后应该要更注重"疗"的方向,所以我们未来的方向是“森林医院",不仅仅是酒店餐厅,要想完成森林医院的建设,首先是森林公园内建设用地的问题,再就是专业人才的问题,所以我们更希望能得到医疗卫生相关部门的支持,更希望能得到资本的加入。
十一、目前关于森林疗愈效果缺乏充足的医学实证研究,被医疗系统、医保所接纳还需要巨大的经费和时间投入。从这方面看,强调疗效是否不太现实?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首先医学效果一定是有的,所以拿疗效说事情应该是可行的也是科学的,所以我们要通过各种人群实证先告诉医疗机构,要让他们以科学的方式告诉民众,森林康养是有实效的,否则没办法把森林康养和普通康养区分开来。
十二、对于其他正在考虑开展森林康养项目的经营管理者,如何避免前期投资烂尾,您有什么中肯的建议?
对于正在进入或者是想进入森林康养产业的人,我想说的是不要急于建设各种配套设施,先做好基地规划布局,再认真硏究自己的特色和产品开发定位,更要思考清楚自己是要做森林疗养,还是做酒店做旅游?两者之间有很大的差异。
最后我希望森林疗养不仅仅是林业部门在推动,可以加入更多的部门,比如卫生医疗、中医药文化、文化体育、旅游等等部门,森林疗养是个大产业,所以需要更多的部门联合推动,需要更大的平台来支撑。
下期预告:
浙江省林业局一级巡视员吴鸿,将分享浙江森林康养产业的发展与实践。
由中共吕梁市委、吕梁市人民政府、中国林学会、山西省林业和草原局联合主办,中国乡镇企业协会食用菌产业分会、北京中林联、中共交口县委和交口县人民政府承办的 “全国天然林质量精准提升论坛暨第二届交口夏菇品牌推介会”于2019年9月5-7日在山西省交口县盛大举行。来自全国的林业、农业、扶贫等领域的领导、专家学者、从业人员和各大媒体等各界同仁出席了本次论坛。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七十年来林业建设成绩巨大、教训深刻,当务之急是: 1、认真总结经验教训; 2、纠正一些违背林业自然规律的错误认识和做法; 3、持之以恒地加强森林经营、不断提高森林质量; 4、满足国家、社会各方面对林业不断增长的生态、物质、文化需求。
2019年10月29日,由中林联智库主办的“新时期我国森林资源高质量发展高端研讨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原国家林业局局长王志宝,原国家林业部副部长刘于鹤,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院士、北京林业大学原校长沈国舫,国务院原参事盛炜彤,原国家林业局调查规划设计院院长周昌祥、中国林科院原副院长张久荣、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侯元兆、原国家林业局造林绿化管理司司长王祝雄、国家林草局相关部门领导、林业一线工作者及关注林业发展的相关行业组织、企事业单位负责人七十余人出席研讨。
本文主要对国内外学者近年来研究不同营林措施对森林木材产量和碳储量影响的案例进行分析,并结合可持续林业的发展趋势评价不同经营模式框架下木材产量与碳储量之间的平衡,旨在为森林可持续发展、生态经营、经营措施落实以及经营方案的制定提供理论支撑。
“森林疗养/康养仅靠林业部门自己是无法完成的,需协调其他多部门通力协作,共同推动发展。” — 访中国林学会森林疗养分会理事长刘立军
加强森林经营和提高森林质量是我国林业现代化过程的重要内容和环节。不同经营模式对森林多功能影响及经济效益评价已经成为森林经营领域关注的热点之一。
“ 森林康养基地必须能证明基地环境对人体健康确有益处。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困难。” — 访王国付博士
浙江省森林康养产业已经成为浙江省林业第一大产业,排名全国首位。本期采访嘉宾浙江省林业局一级巡视员吴鸿,解读浙江省森林康养事业现状与未来发展方向。
自然教育概况(上)
自然教育概况(下)
蒋院士:”最近,‘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2021-2035年)’于6月11日正式公布。我们中产联生态保护修复分会的成立可谓适逢其时,大有可为了。我这里不讲规划、不讲工程,先讲讲最基本的生态修复的生态原则。
“林业资源管理部门的保护地作为自然教育的目的地,……其中自然保护区依托自然环境资源开展自然教育环境较为积极,……61%的保护地在其总体规划中制定了发展自然教育的相关计划。”
三明市全域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访三明市林业局局长刘小彦
森林康养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 ——访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森林康养分会理事长刘拓
相关产业如何导入与融合,康养核心价值产品与服务的开发及打造,是目前森林康养健康发展遇到的两个主要问题。本期嘉宾陈彬董事长,分享了他多年对于生态康养项目的开发建设及服务运营理念与实践经验。希望可以对目前森林康养基地的建设与发展有所借鉴和启发。
本期采访嘉宾杨围围女士,将从产业规划建设的专业人士角度,分析和解答如何实现森林康养资源、功能的外化,实现森林康养价值的市场化和产业化利用,更好的对森林进行保护。
本期访谈嘉宾张玮尹教授将分享介绍:目前国内森林康养的本科教育、职业培训现状,宏观层面及各康养基地如何解决森林康养人才的培养与供给,以及美国、日本、韩国、台湾地区森林康养人才的培养体系。
根据2016-2018年国家储备林建设任务调度情况统计,对国家储备林建设任务特点进行分析和总结,讨论了国家储备林的建设现状、资金情况等,并为未来的国家储备林建设提出建议与措施。 关键词:国家储备林;建议与措施;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