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鸿,教授,博士,博士后,中国林科院、浙江农林大学博士生导师,浙江省林业局一级巡视员
编者按 浙江省森林康养产业已经成为浙江省林业第一大产业,排名全国首位。本期采访嘉宾浙江省林业局一级巡视员吴鸿,解读浙江省森林康养事业现状与未来发展方向。 一、您能大致介绍一下目前浙江森林康养产业的发展的情况吗?康养基地的数量、产值、每年接待的人数等。 2018年浙江省森林康养产业产值已达2084亿元,占浙江省林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一,已经成为浙江省林业第一大产业,排名全国首位。共有9个市森林康养产值达到100亿元以上,其中杭州、台州、丽水等3个市达到300亿元以上。据初步统计,目前浙江省共有60多个县市区、500多个乡镇、2000多个行政村、34万人直接从事森林康养经营活动,带动社会就业人数136万人,带动其他产业产值970万元。全省森林康养每年接待游客4.1亿人次,给全省农村住户带来的收入占其总收入的8.9%,部分重点县达到40%以上。在森林康养产业的强力带动下,我省林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林业一二三产比例由2010年的28∶50∶22,调整到2018年的16:43:41,第一二产业比例逐年下降,第三产业增长势头迅猛。 二、目前全国森林康养产业发展都面临产品服务缺乏特色、经营管理水平整理质量不高的情况。浙江在这些方面有哪些优秀的经验? 一是全力推动新型业态。浙江省森林康养产业从原来的“炒土菜、烧野味、卖山货”向“卖生态、卖体验、卖文化”的更高层次迈进,如,“两山”理论发源地安吉县依托山区优势,以大竹海和森林人家为品牌,全面推进森林康养业发展。全县建成森林康养景点28个,创建森林特色小镇8个,命名森林人家29个,建成全国生态文化村5个、省级森林城镇6个、省级森林村庄23个、美丽乡村187个。2018年安吉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653万人次,森林康养总收入达107亿元。 二是规模推进形成品牌。自2006年来,浙江省已连续在温州、天台、磐安、开化等地举办省级以上“森林旅游节”20余届(次);温州市、丽水市、衢州市和淳安县、安吉县、磐安县、桐庐县分别被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授予“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市、示范县”称号,数量为全国最多。浙江省共有国家森林旅游示范市县7个,全国森林养生和森林体验重点建设基地5个,省级森林康养试点县7个,命名森林特色小镇14个、森林人家269个,修复森林古道近百条、总长度超过1000公里。 三是通过项目聚集试点。自2015年以来,省级共安排森林康养类项目资金1.5亿元,对试点县、森林小镇、森林人家、森林古道等建设项目进行扶持,共吸引社会投资超过200亿元,产生了巨大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如桐庐、永嘉、安吉、磐安、遂昌、奉化、宁海等县被确定为森林康养试点县;长兴县龙山街道自被列入我省第一批森林特色小镇创建单位以来,目前已成功招引社会投资项目25个,总投资近15亿元,成功建成东方梅园、古森林博物园、渚山杨梅节、绿野仙踪、花花世界、龙山绿道等一批具有较高知名度的企业及项目,打响了“长寿龙山·养生之乡”的森林养生小镇品牌。 四是借助文化扩大影响。森林康养产业的迅速扩张,带动了森林生态文化的快速发展,同时生态文化的多重功能和多种作用显现也为森林康养“站台呐喊”。充分发挥自然遗迹、古树古道、文物古迹、传统村落、民族村寨、传统建筑、文化遗产等文化资源对森林康养的提升作用,开发文化研学旅行、休闲体验旅游等项目和精品线路。 三、您觉得林业部门应该在其中首要发挥什么作用?浙江在这种跨行业的合作上,是如何推进落地实施的? 作为林业部门应首先积极培育森林康养新业态。 浙江在这种跨行业跨部门的合作上,主要通过以下三方面推进实施。一是着力强化政策扶持。鼓励地方探索依法将符合条件的以康复医疗为主的森林康养服务纳入医保范畴,其康养费用按规定用医保支付报销;鼓励地方推进森林康养与医疗卫生、养老服务、中医药产业融合发展,积极支持社会力量结合森林资源建设特色养老机构,实现互促共赢;支持有相关资质的医师及专业人员在森林康养基地规范开展疾病预防、营养、中医调理养生、养老护理等非诊疗行为的健康服务;选择一批生态环境优美、基础设施较好、服务能力较强的重点森林康养地,列入省级工会疗养线路。二是推进项目建设重点。制定相关建设和评定标准,培育、认定一批以森林康养为主导的省级森林康养城市、康养小镇,突出森林康养项目建设重点,合理划分事权与支出责任,每个项目明确1-2个重点建设内容。三是切实加强组织保障。各级林业部门要高度重视森林康养的发展工作,要争取把推进森林康养发展列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并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配合,建立合作会商机制,研究出台支持森林康养产业的具体措施,共同推动森林康养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四、对森林康养一些人士担心森林产业发展存在泡沫,吸引了大量地产开发公司以森林和康养为概念的,地产开发项目。您觉得应该如何进行把控和平衡? 近年来,森林康养产业市场需求不断扩大,政府指导和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各地实践探索不断深入,森林康养产业蓬勃发展,势头良好,各地创建了一批森林康养基地,开发了一系列森林康养产品和服务项目,培养了一批森林康养人才,森林康养产业的综合效益日益显现;但也存在一些借助森林康养炒作房地产的不当行为。作为林业主管部门,建议从以下三方面进行控制和平衡: 一是加强规划引领。要站在“十四五”及更高的战略高度进行顶层设计,与医疗、交通、民政、体育、农业、文化、旅游、扶贫等国家有关行业规划做好衔接,吸收借鉴国内外森林康养发展的成功经验,以满足多层次市场需求为导向,科学编制各级森林康养发展规划。 二是加大监查力度。通过加强示范区和项目监督检查力度,严厉打击各类破坏森林、湿地资源和生态环境的行为,严肃查处擅自征占用林地、重要湿地或不按程序办理征占用林地、重要湿地手续及无规划或不按规划进行建设的违法违规行为,坚决取缔不按程序审批、不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开发建设项目。 三是加大政策引导。各地要围绕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重点工作,研究制订加快推进森林康养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性文件,不断促进森林康养产业创新性研究,完善森林康养产业发展标准,待成熟后可进入立法阶段,形成法规深化推动森林康养产业健康发展。 下期预告: 自然教育作为森林康养基地可导入的配套服务产业之一,自然教育产业发展历程及现状如何,自然教育与林草业如何融合发展。下期森林康养自然教育专题,将邀请全国自然教育网络进行精彩分享。
由中共吕梁市委、吕梁市人民政府、中国林学会、山西省林业和草原局联合主办,中国乡镇企业协会食用菌产业分会、北京中林联、中共交口县委和交口县人民政府承办的 “全国天然林质量精准提升论坛暨第二届交口夏菇品牌推介会”于2019年9月5-7日在山西省交口县盛大举行。来自全国的林业、农业、扶贫等领域的领导、专家学者、从业人员和各大媒体等各界同仁出席了本次论坛。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七十年来林业建设成绩巨大、教训深刻,当务之急是: 1、认真总结经验教训; 2、纠正一些违背林业自然规律的错误认识和做法; 3、持之以恒地加强森林经营、不断提高森林质量; 4、满足国家、社会各方面对林业不断增长的生态、物质、文化需求。
2019年10月29日,由中林联智库主办的“新时期我国森林资源高质量发展高端研讨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原国家林业局局长王志宝,原国家林业部副部长刘于鹤,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院士、北京林业大学原校长沈国舫,国务院原参事盛炜彤,原国家林业局调查规划设计院院长周昌祥、中国林科院原副院长张久荣、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侯元兆、原国家林业局造林绿化管理司司长王祝雄、国家林草局相关部门领导、林业一线工作者及关注林业发展的相关行业组织、企事业单位负责人七十余人出席研讨。
本文主要对国内外学者近年来研究不同营林措施对森林木材产量和碳储量影响的案例进行分析,并结合可持续林业的发展趋势评价不同经营模式框架下木材产量与碳储量之间的平衡,旨在为森林可持续发展、生态经营、经营措施落实以及经营方案的制定提供理论支撑。
“森林疗养/康养仅靠林业部门自己是无法完成的,需协调其他多部门通力协作,共同推动发展。” — 访中国林学会森林疗养分会理事长刘立军
加强森林经营和提高森林质量是我国林业现代化过程的重要内容和环节。不同经营模式对森林多功能影响及经济效益评价已经成为森林经营领域关注的热点之一。
“ 森林康养基地必须能证明基地环境对人体健康确有益处。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困难。” — 访王国付博士
要思考清楚是做森林康养还是做酒店做旅游?两者之间有很大的差异。 ——访猴王谷森林康养基地负责人徐刚
自然教育概况(上)
自然教育概况(下)
蒋院士:”最近,‘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2021-2035年)’于6月11日正式公布。我们中产联生态保护修复分会的成立可谓适逢其时,大有可为了。我这里不讲规划、不讲工程,先讲讲最基本的生态修复的生态原则。
“林业资源管理部门的保护地作为自然教育的目的地,……其中自然保护区依托自然环境资源开展自然教育环境较为积极,……61%的保护地在其总体规划中制定了发展自然教育的相关计划。”
三明市全域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访三明市林业局局长刘小彦
森林康养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 ——访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森林康养分会理事长刘拓
相关产业如何导入与融合,康养核心价值产品与服务的开发及打造,是目前森林康养健康发展遇到的两个主要问题。本期嘉宾陈彬董事长,分享了他多年对于生态康养项目的开发建设及服务运营理念与实践经验。希望可以对目前森林康养基地的建设与发展有所借鉴和启发。
本期采访嘉宾杨围围女士,将从产业规划建设的专业人士角度,分析和解答如何实现森林康养资源、功能的外化,实现森林康养价值的市场化和产业化利用,更好的对森林进行保护。
本期访谈嘉宾张玮尹教授将分享介绍:目前国内森林康养的本科教育、职业培训现状,宏观层面及各康养基地如何解决森林康养人才的培养与供给,以及美国、日本、韩国、台湾地区森林康养人才的培养体系。
根据2016-2018年国家储备林建设任务调度情况统计,对国家储备林建设任务特点进行分析和总结,讨论了国家储备林的建设现状、资金情况等,并为未来的国家储备林建设提出建议与措施。 关键词:国家储备林;建议与措施;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