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说明一个尚未被重视的林学原理,这里借用动物克隆的一个案例。
1996年,世界上第一只用体细胞培育(clone)的动物——克隆羊多莉诞生了。当时轰动全世界。因为这项技术,为将来利用动物体细胞大批量复制动物用于商业目的,展现了希望。
当然很多人也由此想到了人的克隆。羊能克隆,人也许也可以。比如从你的身上取一个细胞,再培育一个与你一模一样的“你”。
但是,这第二个的“你”的起始年龄,却不是1岁,而是提取你的体细胞时你的年龄。如果是在你50岁时提取的,那么这第二个“你”的年龄基数是50+。假如你的天寿是100岁,那么他的寿命,再过50年也就结束了。所以鉴于伦理问题,全世界都严禁人的克隆。
我们还是说说那只克隆羊吧。多莉活到6岁时就死了。也就是它的寿命只有6岁。一般羊的寿命是12岁,多莉为什么只活到6岁呢?那是因为,那枚体细胞,是从一只已经6岁的羊身上提取的,因此多莉诞生的那一天,就已经是6岁+1天了。
动物克隆就是这样,克隆出来的个体,它的起始年龄,就是体细胞供体的年龄。为什么如此,到今天也没有搞清楚。研究发现是,多莉降生之初,科学家就发现它的DNA端粒偏短。而DNA端粒与衰老的进程相关。通常来说,随着年龄的增加,DNA端粒会逐渐变短。
假设人类已经大批量克隆动物,那么这些克隆动物的寿命一定会比自然生命体短。短到什么程度呢?假如多莉在4岁时又被提取了一次体细胞被培育成羊,那么用这个多莉第二的寿命,就只是2年。
图1 多利与克隆羊之父伊恩·威尔默特
克隆(clone英文、法文),不是生殖,严格地说,是复制。
我们的正题是植物。克隆的植物,其年龄也与多莉一样。从供体上剪下枝条、叶片、根段、芽尖,或者由老树桩上萌生出新植株,都继承了供体的年龄。
这种复制,在植物繁殖中比比皆是。
林业面临的极大的、普遍的风险,是意识不到克隆树木的年龄问题(就是克隆树木的老化问题)及其后果。
在我看来,这个问题时时处处地在给林业造成损失。换句话讲,如果我们的林学技术规避了树木无性起源带来的老化损失,森林,无论是天然林还是人工林的质量,绝不是现在这个样子。比如杨树、柳树,它们的寿命原本可以有800-1000年。但由于历代采条扦插,到现在,其新的繁殖体剩下的年龄可能只有几十年了。这样的杨柳树栽进地里,一般也就是活三五十年就会腐朽。
三北防护林的杨树,为什么会大批死亡?其原理就像多莉羊一样,也就是在此前的无数代采条扦插中,已经消耗了大部分的年龄,到我们所栽植的杨树,只剩40年寿命了。
在老树桩上重新萌生的树木,也是一种无性繁殖。这种无性繁殖的树木的年龄,也要加上老树桩的年龄。1953年政务院向全国推荐使用的大学教材《森林学》里有这样一段话:萌芽林的生物学年龄与日历年龄有区别,50年树桩上的一年生萌芽,它的年龄是51年。
由于树木的无性繁殖带来老化效应,树木会提前进入衰老期。它们会在提前出现的速生期很快消退之后,进入漫长的衰退期。在这个时期内,树木半死半活,立木心腐,主干溃烂。参见图2、图3.
图2 70-80年生的萌生栎类干材,
生长极慢,主干心腐(木兰供稿)
图3 萌生桦木已经心腐(胡雪凡供稿)
萌生林有很多弊端:
——速生-速死,随后就进入漫长的衰退。
——主干下段弯曲,难以长成用材。
——萌生树主干低矮,只能做下木。
——树木寿命短,生态系统不稳定。
动物克隆繁殖的研究已经停止。但是,树木的克隆繁殖(组培、扦插、萌生)司空见惯,克隆的树木同样表现出了短寿、多病等固有弊端。
农作物如果克隆繁殖一样会带来老化危害,以至于可以绝产。但我国农业上,30年前就开始推广“脱毒苗”了。所谓脱毒苗,就是经过幼化处理的种苗。脱毒苗,因为是在细胞团水平、甚至在分子水平上繁殖的,这有效的优化了繁殖材料。
谈到生物学上的高科技,我们不懂。但林业上, 搞清DNA端粒与衰老的进程相关性,解决优质材料的幼化技术,是否是未来的一个选题呢?
由中共吕梁市委、吕梁市人民政府、中国林学会、山西省林业和草原局联合主办,中国乡镇企业协会食用菌产业分会、北京中林联、中共交口县委和交口县人民政府承办的 “全国天然林质量精准提升论坛暨第二届交口夏菇品牌推介会”于2019年9月5-7日在山西省交口县盛大举行。来自全国的林业、农业、扶贫等领域的领导、专家学者、从业人员和各大媒体等各界同仁出席了本次论坛。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七十年来林业建设成绩巨大、教训深刻,当务之急是: 1、认真总结经验教训; 2、纠正一些违背林业自然规律的错误认识和做法; 3、持之以恒地加强森林经营、不断提高森林质量; 4、满足国家、社会各方面对林业不断增长的生态、物质、文化需求。
2019年10月29日,由中林联智库主办的“新时期我国森林资源高质量发展高端研讨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原国家林业局局长王志宝,原国家林业部副部长刘于鹤,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院士、北京林业大学原校长沈国舫,国务院原参事盛炜彤,原国家林业局调查规划设计院院长周昌祥、中国林科院原副院长张久荣、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侯元兆、原国家林业局造林绿化管理司司长王祝雄、国家林草局相关部门领导、林业一线工作者及关注林业发展的相关行业组织、企事业单位负责人七十余人出席研讨。
本文主要对国内外学者近年来研究不同营林措施对森林木材产量和碳储量影响的案例进行分析,并结合可持续林业的发展趋势评价不同经营模式框架下木材产量与碳储量之间的平衡,旨在为森林可持续发展、生态经营、经营措施落实以及经营方案的制定提供理论支撑。
加强森林经营和提高森林质量是我国林业现代化过程的重要内容和环节。不同经营模式对森林多功能影响及经济效益评价已经成为森林经营领域关注的热点之一。
蒋院士:”最近,‘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2021-2035年)’于6月11日正式公布。我们中产联生态保护修复分会的成立可谓适逢其时,大有可为了。我这里不讲规划、不讲工程,先讲讲最基本的生态修复的生态原则。
根据2016-2018年国家储备林建设任务调度情况统计,对国家储备林建设任务特点进行分析和总结,讨论了国家储备林的建设现状、资金情况等,并为未来的国家储备林建设提出建议与措施。 关键词:国家储备林;建议与措施;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