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与中林联的对话中,何友均老师分享了内蒙古大兴安岭碳汇基地建设规划项目的实施背景,该规划项目和之前的林业碳汇项目相比有何亮点,该如何正确认识基于碳汇功能的森林经营?
中林联:内蒙古大兴安岭碳汇基地建设规划于2019年4月通过了专家审核,这个项目开展的初衷是什么?是基于什么考虑选择在内蒙古大兴安岭开展呢?碳汇基地规划和以往的碳汇林规划区别在哪?
何友均:首先林业作为应对气候变化主要途径和战略选择,是减少碳排放最经济、最绿色的途径和方法,这已得到全球共识。但林业项目作为一种补偿机制,在整个CCER项目(中国核证自愿减排体系)中所占份额却相当少,前期试点以造林项目为主,少数森林经营项目。很重要的原因,一方面是林业碳汇项目方法学少,现有的方法学只有4个,分别是碳汇造林方法学、森林经营碳汇项目方法学、竹子造林碳汇项目方法学和竹林经营碳汇项目方法学;另一方面是现有方法学均只考虑人工林,没有考虑天然林,而根据全国第八次森林资源清查结果显示,全国天然林面积为1.98亿公顷,占森林面积的64%左右;全国天然林蓄积122.96亿立方米,占全国森林蓄积83%以上;全国森林总碳储量达84.27亿吨,其中碳储量的80%来自于天然林。而且,绝大部分天然林是天然次生林,结构不佳、功能不强,急需加强保护修复,提高天然林质量。目前天然次生林的碳汇方法学在我国还属空白,未来是否可以实现将天然次生林的经营纳入到碳汇项目开发中,这些也是该项目开展的初衷。
其次,在应对气候变化、全面保护天然林和深化国有林区改革背景下,编制和实施林业碳汇基地规划有利于提高内蒙古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区森林资源质量,将资源优势转化为资本优势,推进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构筑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对于维护华北、东北、西北乃至全国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个为什么选择内蒙古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区开展此次项目,内蒙古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区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国有林区,2017年2月内蒙古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管理局挂牌成立,如何适应新职能新形势,如何对林区进行适应性管理和保护性经营是未来的主要工作之一,尤其是如何对天然次生林进行保护修复,精准提升质量。而在对天然次生林质量精准提升的同时,如何将其与林业碳汇项目相结合发挥更大的生态价值、绿色价值和金融价值,这其中有着巨大的市场和资源潜力。作为拥有森林、草原、湿地三大自然生态系统的重点国有林区,内蒙古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区是国家重要的碳汇和资源储备基地,具备良好的碳汇基地建设基础与优势。
林业碳汇基地规划实际是一个林业碳汇方面的顶层设计,为什么做一个顶层规划设计呢?第一,内蒙古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区的天然林和天然次生林的面积非常大,今后如何在整个国有林区推动林业碳汇的培育、开发和利用,将碳汇基地建设作为林区发展的重要内容和林区转型发展的重要战略支撑,建成立足内蒙、辐射东北、承接华北乃至全国的专业化碳汇基地,提高内蒙古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区森林生态系统整体固碳能力,他们希望有一个顶层设计和规划。第二方面,考虑内蒙古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管理局对林业碳汇项目后期开发的需求,在资源现状和碳汇开发潜力评估基础上,合理确定了2018-2035年林业碳汇项目开发内容与规模,提出了林业碳汇信息管理系统、碳汇技术体系、碳资产开发机构、碳金融产品开发、碳汇人才队伍、碳汇开发制度体系等方面的具体建设内容。
中林联:如何正确认识林业碳汇项目?
何友均:一直以来大家对于林业碳汇项目存在理解误区,林业碳汇项目的开发和实施,并不影响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按照森林经营规划和方案,该进行的疏伐间伐和其他经营作业,都是可以进行的,只是需要按照方法学的标准对碳汇量进行相应的扣除;林业碳汇项目,只是通过造林、森林经营等活动后额外开发挖掘森林的碳汇功能,举例说:普通经营方法,10年后森林碳汇增量是10万吨;采用碳汇方法学,10年后森林碳汇增量是20万吨,多出的10万吨就是碳汇项目要求的额外性,在满足碳汇项目方法学基础上,通过审定核证签发后即可进行交易。
中林联:天然次生林经营碳汇方法学与现有的森林经营碳汇方法学相比有什么亮点吗?
何友均:为进一步推动天然次生林经营碳汇项目,规范国内天然次生林经营碳汇项目设计文件编制、碳汇计量与监测等工作,确保天然次生林经营碳汇项目所产生的中国核证减排量(CCER)达到可测量、可报告、可核查的要求,推动国内天然次生林经营碳汇项目的自愿减排交易,中国林科院科信所和内蒙古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管理局编制了《天然次生林经营碳汇项目方法学》,并通过了专家评审。专家组认为研发次生林碳汇项目方法学有利于发挥天然次生林经营过程中产生的碳汇量并进入碳市场交易,促进绿色发展、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和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填补了我国在天然次生林碳汇方法学领域的空白,为内蒙古乃至全国天然次生林经营碳汇项目开发和上市交易提供了方法学参考。与现有的森林经营碳汇方法学相比有几大亮点。首先方法学的对象不同,这次方法学研究的是天然次生林;第二个不同也是最重要的创新是在森林监测方面,现有森林经营碳汇方法学中,是按项目进行样地监测,费时费力,而此次天然次生林森林经营碳汇方法学,在保留了传统的样地监测方法之外,首次在监测过程中引入了遥感技术,具有对项目边界、碳层变化、生态监测和林木生物量监测与计算等内容进行快速、准确、无破坏、效率高,并起到规模效应等特点;第三个创新是,本方法学整合了国内外,尤其是内蒙古大兴安岭地区和东北其他地区众多研究成果,总结整理出了方法学中各类参数的缺省值和可供参考的方程,使之更适用于当地天然次生林经营碳汇项目。
内蒙古大兴安岭碳汇基地的建设,提供了内蒙古大兴安岭地区和东北其他地区天然次生林经营实践活动中主要树种生物量含碳率和在当地开展的树种生长规律研究结果数据,同时,方法学还提供了适用当地的天然次生林主要经营活动。
由中共吕梁市委、吕梁市人民政府、中国林学会、山西省林业和草原局联合主办,中国乡镇企业协会食用菌产业分会、北京中林联、中共交口县委和交口县人民政府承办的 “全国天然林质量精准提升论坛暨第二届交口夏菇品牌推介会”于2019年9月5-7日在山西省交口县盛大举行。来自全国的林业、农业、扶贫等领域的领导、专家学者、从业人员和各大媒体等各界同仁出席了本次论坛。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七十年来林业建设成绩巨大、教训深刻,当务之急是: 1、认真总结经验教训; 2、纠正一些违背林业自然规律的错误认识和做法; 3、持之以恒地加强森林经营、不断提高森林质量; 4、满足国家、社会各方面对林业不断增长的生态、物质、文化需求。
2019年10月29日,由中林联智库主办的“新时期我国森林资源高质量发展高端研讨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原国家林业局局长王志宝,原国家林业部副部长刘于鹤,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院士、北京林业大学原校长沈国舫,国务院原参事盛炜彤,原国家林业局调查规划设计院院长周昌祥、中国林科院原副院长张久荣、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侯元兆、原国家林业局造林绿化管理司司长王祝雄、国家林草局相关部门领导、林业一线工作者及关注林业发展的相关行业组织、企事业单位负责人七十余人出席研讨。
本文主要对国内外学者近年来研究不同营林措施对森林木材产量和碳储量影响的案例进行分析,并结合可持续林业的发展趋势评价不同经营模式框架下木材产量与碳储量之间的平衡,旨在为森林可持续发展、生态经营、经营措施落实以及经营方案的制定提供理论支撑。
加强森林经营和提高森林质量是我国林业现代化过程的重要内容和环节。不同经营模式对森林多功能影响及经济效益评价已经成为森林经营领域关注的热点之一。
蒋院士:”最近,‘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2021-2035年)’于6月11日正式公布。我们中产联生态保护修复分会的成立可谓适逢其时,大有可为了。我这里不讲规划、不讲工程,先讲讲最基本的生态修复的生态原则。
根据2016-2018年国家储备林建设任务调度情况统计,对国家储备林建设任务特点进行分析和总结,讨论了国家储备林的建设现状、资金情况等,并为未来的国家储备林建设提出建议与措施。 关键词:国家储备林;建议与措施;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