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动态

位置: 首页 >> 热点动态 >> 台湾学者漫谈自然保护地管理

台湾学者漫谈自然保护地管理

2020-02-11

 国立台湾师范大学生命科学系的黄生教授曾多次来北京、云南等大学就自然保护地、国家公园保护建设问题进行讲学。此次在内蒙古进行考察讲学后,途径北京准备返台。恰逢周末,经北林大杜教授介绍,中林联邀请黄先生、台湾师范大学生命科学系的廖教授和北林大杜教授等6人欢聚一起,畅聊一些自然保护地的话题。


  黄先生说,台湾自然生态保护区一般可区分为“国家公园”、“国家自然公园”、“野生动物保护区及野生动物重要栖息环境”、“自然保护区”等四类型。谈起国内自然保护地的情况,大陆现在对自然保护地的保护还是非常重视的,禁伐、森林保育、科研等许多方面做得比较好;但在自然保护地开发生态旅游方面还有许多地方需要改进,在垂直管理体系、资金保障、因地制宜、合理分区等方面可以向台湾、日本、美国学习。廖教授说,大陆自然保护地保护应重在严格执法,严格按照生态环境容量来开放,同时做好游客的生活垃圾管理、处理;在台湾许多自然保护地,每天只容许200人进入;许多地方都不设垃圾箱,游客必须把生活垃圾自行带出,随意丢弃将受罚。






  黄先生说,前不久大陆出台的《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指导意见》对统一管理自然保护地有了一个根本遵循文件,还需要更加细化的文件来指导保护工作。自然保护地有许多历史遗留问题,其中核心区人的问题是最大的问题,要有规矩法度,要注意引导,逐步解决。《尚书大禹谟》讲“德惟善政,政在养民。水、火、金、木、土、谷,惟修;正德、利用、厚生、惟和”。这六府三事做好了,就是就是太平盛世,就是和谐社会,绿水青山慢慢也会变成金山银山。中林联作为从事林业咨询、规划设计的专业公司,在《指导意见》发布后,正在积极联合国内外相关专家,注重借鉴吸纳国内外成功的自然保护地规划、管理运营经验,努力为自然保护地的重新勘界立标、规划调整等打造几个标杆样本出来。


 慈容善面的黄先生虽然已是古稀之年,但思维敏捷、思路开阔,讲起话来,旁征博引,出口成章。从“竹林七贤”到魏晋南北朝的陶渊明;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桃花源记》到孟浩然的“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延伸到对日本文化特征菊与刀的影响。黄先生说,刀象征武士道精神,实际上是一种公平正义的守护精神。也算是一家之言。


“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不知不觉中把酒言欢已过了3个多小时。黄先生虽是学生物出身,但言谈中感受到他深厚的国学功底,与黄先生等学者的交流,使我们受益良多。守护绿水青山,助力森林康养,弘扬生态文化,我们仍需努力。


推荐文章